Deanston距離Glasgow大約40分鐘的車程,位於古戰場附近,鄰近威廉華勒斯的城堡與紀念碑,旁邊還有著名的Safari Park,其實算是相當的觀光位置。不過也許過去擁有者都僅把它當成是個Blend-in Malt,似乎從來沒有認真的宣傳過這間酒廠,我必須承認雖然我已經看過酒訊上面的文章,但是在我造訪這間酒廠之前還真的對它沒有任何的期待。

會造訪這間酒廠的因緣還是回到六月份與Burn Stewart 的Derek在台灣的一次聚會,剛好知道台灣區品牌經理Vicky將會在艾雷音樂節期間造訪Bunnahabain,順口起鬨說要喝音樂節的特別裝瓶,Vicky相當有義氣的捧了一瓶回來,並且利用隨後Derek造訪台灣的機會假豪邁辦了場小型品飲。當時寒暄的時候說起想拜託他們安排這次艾雷之旅的酒廠參訪,Derek在了解我的行程後,熱情邀請我順道前往Deanston參觀。在不好意思拒絕的情況下,縱然碰到飛機誤點與又必須等候房間清潔,我在到達旅館幾十分鐘後隨便洗了把臉就拋妻棄子的前往酒廠。

我運氣很好的碰到難得的大晴天,Derek特別開了他老婆的敞蓬Saab來接我,八月的蘇格蘭雖然仍略有涼意,但是陽光照在身上感覺很舒服!我們沿路閒聊,很快的離開繁忙的公路而轉進田野小路,在綠意盎然的森林中沿著溪流前進,在彎進一個有點莊園班的蜿蜒小路後,一棟土磚色而頗有古意的高大建築赫然矗立在前,我略有所思的問道:「Deanston該是1970年代才建立的酒廠吧?」 那個時代流行的都是玻璃帷幕般的現代廠房,怎麼這裡古樸的感覺不太像是一間新酒廠?

Derek很快的解答了我的疑問,原來Deanston雖然是相當晚成立的酒廠,但是這裡原本是早從十七世紀就建立的紡織廠,紡織廠利用水車當做動力來源,有過好一段風光時間,工人們就住在廠房旁自建的社區,廠主也罕見的設立學校,並且規定十四歲以後才可進入工廠工作,工資的發放也使用自鑄的錢幣,工人可以用來在自營商店消費,整體簡直就是一個小王國一般,後來工廠沒落關閉後才在隔年賣給威士忌公司轉建為威士忌蒸餾廠。我聽著Derek講述這一切,感覺自己彷彿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手裡的相機也忍不住開始抓著這些漂亮景色,心裡開始覺得:Deanston似乎與我想像的不太一樣。

Derek很細心的安排了一個「輕」午餐讓我填肚子,我本來以為應該是蘇格蘭人習慣的冷三明治,沒想到我們喝了點酒閒聊一下,會議室裡面居然舖了桌布,變成一個的正式午餐宴會。酒廠經理Callum Fraser與行銷經理Marco也一併與會,讓我倍感尊榮。我們吃的前菜是蟹肉餅,主菜則是羊羔排,甜點是三色幕斯。我必須承認這是我少數在蘇格蘭吃過的美味餐點,忍不住問Derek說酒廠難道有附設餐廳?他們開玩笑的說Callum每天都吃這麼好,所以每個人都很羨慕他!

閒聊中吃完了這美味的一餐,我們順著溪流向上尋找水源。由於酒廠前身那獨特的歷史,Deanston擁有門前溪流一半的所有權,這裡的溪水相當清澈,每年都有許多鱒魚洄流,高階經理都有配發釣魚證,也算是額外的福利,溪流裡面有幾隻蒼鷺,後來聽酒友史先生說起才知道固定在酒廠前面捕魚的那隻蒼鷺有著海倫妹妹的別稱!

Deanston前身的紡織廠在1920年代引進了水力發電設施,我相當訝異的發現相同的設備沿用至今,除了供應酒廠百分之百的能源需求,還賣回給國家供應附近居民所需!這樣環保的酒廠是我前所未見的,Bruichladdich曾經宣稱他們使用了部分的潮汐發電能源,Diageo宣稱他們的新建麥芽蒸餾廠使用百分之百的再生能源,但是我相信Deanston的這個水力發電應該算是最早的綠色酒廠吧!也許是呼應這樣的綠色潮流,Deanston也早在2001年開始就固定製造通過有機認證的威士忌,只是這些威士忌都尚在酒廠的酒窖陳年中還未上市,並沒有如同Benromach與Bruichladdich那樣得到許多媒體的關注。

無獨有偶的,Deanston在某些方面還真的跟Bruichladdich有點類似,如果你對威士忌產業有點認識,你大概會跟我一樣誤以為這類型主要用來做調和的麥芽威士忌大概都是大量生產而且非常電腦化的酒廠,其實不然,Deanston仍然維持相當傳統的工法,從頭到尾的製造都完全仰賴熟練的工人,並沒有引進任何電腦補助,他們所使用的糖化槽甚至與Bruichladdich一樣是傳統的開放犁拌式,發酵甚至堅持更長的70個小時,加上球型蒸餾器與平行地面的林恩臂,最後則使用重複裝填桶避免過多的橡木影響。所造就出的是隻清新,酒體中等,相當乾淨,有著不錯的麥芽甜味與些微的香草香氣,還散發出相當濃郁的果香(蘋果,香蕉)的一支上等單一麥芽威士忌。

我所試飲的這隻Deanston是2008年的全新裝瓶,Derek特別提及集團調酒Ian Macllan強烈要求所有的單一麥芽都不加焦糖不經冷凝,過去我只留意到Bunnahabain的改變,沒想到Deanston與Tombormory也是如此,而為了強調Deanston的手工與綠色訴求,新瓶裝以類似牛皮紙般的顏色設計,整體充滿了古樸的感覺,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的外觀,新瓶裝12yo由於不經冷凝,是以46.3%酒精度裝瓶,瓶身上還掛了1996/2008的蒸餾與裝瓶年份吊牌,所有的設計都可以看出酒廠想要認真行銷這間酒廠的企圖心。

認真的說,這次的Deanston參訪大大改變了我對他的一些錯誤印象,而讓我印象深刻的正是它那原本用來儲存棉花籽而厚度高達一公尺的恆溫酒窖,老實說我還不知道有哪間蘇格蘭威士忌酒廠有這麼棒的儲存環境!而在調酒師Ian的妙手調和下,新的12yo也展現出相當讓人欣賞的面向,比較可惜的是目前台灣還沒有引進的計畫,不過誰知道,或許不久的將來台灣也會有機會喝到這隻酒。

簡單記錄在這裡品飲到的幾支酒:

Deanston 12yo 1996/2008 (46.3%, OB, Non chill filtered, no coloring)

80 points, yellow golden, quuite clear, fruity and grassy. straight taste better. a good evening drink.

 

Bunnahabain NAS Toiteach (46%, OB)

88 points.Yellow, very peaty, quite clean malt, fruity. medium heavy body, quite nice and powerful. a good peaty version. 我跟Derek說我喝過了但是不記得幾分, 他說他要知道我前後的差異, 結果我查了一下, 之前給86分,差2分還可接受!

 

Tobermory 15yo (46.3%, OB, Gonzalez Byess Oloroso Sherry Cask, finished one year on Mull)

87 points. brown, lot's malty and nutty note, light citrus, X'mas cake. a nutty bitter one, complex. very good sherry malt. 這隻酒比較有趣, 換到原裝雪莉桶後運回Mull島繼續陳年一年才裝瓶, 看了一下Moniter的記錄, 只有Olivier給了77分, 似乎有點差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ngfishe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