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三年過去了, 社團迎向了下一個階段, 卸下了一個重擔, 不小心又長了一歲, 也開始思考接下來個人的定位!

這幾年看到許多年輕酒友的加入感到相當羨慕, 回想Kingfisher大學時期最多就是偶而喝喝啤酒,就算是畢業後在小金門當兵也不過是少數幾次返台假時買個幾瓶高梁回家,說起來還真不太像是家裡有做生意的年輕人! 

開始接觸威士忌是到了1995年退伍後, 當時表姊學成歸國帶回來送給老爸一瓶Balvenie 10年, 猶記得那陌生中帶點好奇的心情, 翻了翻字典才知道malt就是大麥芽, 那瓶威士忌放在書櫃裡喝了半年才喝完, 也還記得跑了松山機場旁的外貿協會喝到那號稱美國總統國宴酒的Glenmorangie. 喝酒的第一年還真的沒喝多少酒, 印象中就是常見的Glenfiddch, Glenlivet等, 直到96~98年在美國留學時買到MJ的Complete Guide to Single Mlat Whisky (註一)後才而開始接觸了各式各樣的基本款,由於沒做紀錄的關係,印象中最常喝的還是Balvenie與Glenmorange, 也買過幾支Aberlour 與Glen Rothes, 我的第一支Ardbeg(17yo)與第一支Laphroaig(15yo)也是在這個時期喝到, 後來開始在書上打星星,無意間留下兩支1997年Cadenhead裝瓶的Port Ellen 與Macduff的紀錄(註二), 

1998年回國後開始搜羅酒專的酒,似乎也沒增加多少知識, 僅僅買到聯經出版的一本散文書籍 "威士忌之旅"(註三), , 這段時期很多酒都來自於橡木桶, 這是我開始接觸Macallan,Springbank與Bowmore的時期, 也開始喝Diageo的Classic Malt系列, 一頭栽進了泥煤的美妙世界, 這也是後來留下白馬版Lagavulin與地圖版Talisker的原因! 不可不提的,這段時期的我是孤獨, 偶而從Amazon買國外的書籍看看, 一開始還嘗試郵購威士忌,後來碰到產證的問題也就放棄了, 在這四五年間忙著接手家中的生意,偶而出差的樂趣就是繞去員林梅山撈寶,當然後來很後悔沒早點認識常瑞的張老闆(因為後來發現他們早期平行輸入的眾多酒款又好又便宜), 不過也沒辦法, 沒有這段時期認真做生意也沒有這幾年放縱自己的生活, 真正開始碰到可以聊天的對象該是春泰的高大哥, 不過那也是到了2002年的某日, 當時在辦公室無聊上網時無意中發現了春泰的網站, 興奮的我直接衝去買酒, 第一眼在櫥窗看到一堆Balvenie年份款就高興的不得了, 也承蒙高大哥介紹才開始認識精彩的Laphroaig 10yo CS!(哈哈!記得一支不到一千喔!) 

這段時期的孤獨也讓我開始轉而研究葡萄酒, 從而認識了LGCC的幾位朋友(Gloria, 小妮, A&B,企鵝與企鵝妹等), 也開始潛水於Yilan的老留言板,開始享受美酒與美食的生活, 但是後來生活上最大的轉變是LGCC的Gloria知道我喜歡Single Malt之後所提起的Stephen,當時真的有點興奮, 因為終於碰到知音了! 

與Stephen的相遇也是一波三折, 本以為可以在幾次葡萄酒的聚會中碰面, 結果都因緣際會沒有碰到, 後來乾脆直接造訪他在明日報的站台, 然後跑去春泰買了三支常瑞進口的Bruichladdich(OB 10yo, OB 1970, 以及Duncan Tayler1970), 然後約了他來我家喝酒, 記得當時老婆頗有顧慮, 畢竟完全沒碰過面的網友就這樣直接約來家裡喝酒是很奇怪的事情, 不過看了Stephen的文章, 深深覺得這是值得認識的認真酒友, 老婆也在我的堅持下同意了! 後來藉由Stephen的介紹認識了阿飛與Brian, 從此因為我們明日報四人組而逐漸有了成型的聚會, House, Man in the Mirror, Richard, Murder等都是這段時期逐漸加入的酒友, 眾人也因為開始寫文章而逐漸增長對威士忌認識, 與常瑞張老闆與醇麥蔡老闆的認識都始於這段時期! 也正是這段時期由Stephen以一己之力舉辦的公開品飲而得以認識了眾多酒友, 也讓Kingfisher重新對Single Malt燃起了熱情!

2004年是Kingfisher的一大轉捩點, 首先是從常瑞張老闆處得知Bruichladdich Academy的事情, 從未造訪過蘇格蘭酒廠的我就這樣決定去參加了, 這是我結婚之後最任性的一次舉動, 記得結婚之後除了工作上的需要外還沒有獨自去旅行, 還好得到老婆的支持而得以成行, 為此老婆還承受了來自我爸媽的壓力; 而在準備出國充實知識的同時無意中與Maniacs的Serge通信進而被邀請成為Malt Maniacs的一員; 這兩件幾乎同時間發生的事情讓我開始與國際接軌, 進而在回國後促成了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的成立!

當初我提出社團成立的構想時似乎也沒有得到太多的認同, 酒友們也習慣平時的聚會了, 不太確定正式的社團是否符合大家的需求,不過慢慢的透過社團正式成立前的例行品飲與春風留言板開始運行後更廣泛的溝通而逐漸有了共識, 社團就這樣慢慢的有模有樣的運行起來, 當然來自於Maniacs給我的許多幫助是社團得以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 不管是知識上或是活動上的許多建議!

與廣和的接觸是社團成立後另外一個重要的改變, 之前與酒商的接觸都是以消費者的立場去了解, 幫忙廣和在Balvenie的推廣而開始以酒商的角度去思考, 而後開始帶領Glenfiddch在扶輪社的品飲才開始去思考如何帶領一般人去認識Single Malt的樂趣, 這段時期也開始打著Malt Maniacs名號去認識原廠的高階人士, 也開始因為這兩個原因而而被喊成姚老師, 不過後來我還是比較喜歡不知不覺出現的K大稱號, 也堅持酒商們直接叫我Kingfisher! 幾個相見恨晚的朋友都在這時期出現(酒訊彬哥, 後院Steven, 橡木桶Jason等, 其實都比我資深的多)

也是這段時期經由Stephen的推薦與陳匡民的賞識而開始在雜誌寫文章, 我還真的很感謝"富豪人生"(Vintage Luxe)給我的機會而讓我能有機會開始在雜誌上分享我對Single Malt的熱情, 寫著寫著, 開始有了來自不同雜誌的專訪, 從而有了翻譯威士忌全書的機會!

會翻譯"威士忌全書"還真的有點偶然, 起因是在Macallan場子與當時富豪人生總編輯Jason的閒聊,回來想了想, 受到老婆的鼓勵而自我推薦跑去跟積木出版社說我想翻譯.後來也沒跟積木問過, 只是猜想他們大概會覺得我是個怪人,還好與他們配合的幾位美酒美食作家朋友們都還蠻推薦由我來做翻譯, 就這樣在我的強勢要求下獨力接下了這份工作,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昏了頭的舉動, 畢竟三十萬字的翻譯工作不是我這個家族公司唯一業務兼任老闆該做的事情, 更別說偶而雜誌的邀稿與社團的例行品飲, 還好老婆真的很支持, 她是我翻譯後的第一個讀者, 不僅協助校對潤飾的工作, 也給我很多翻譯上面的建議, 拖著拖著, 也迎來了這本書籍的問世!

不知不覺間, 三年過去了,Kingfisher也終於能夠將社團交接給新任的理事們, 期待未來兩年間能夠在Lazy的帶領下讓社團走得更廣更遠, 至於Kingfisher自己, 嗯! 期待自己能夠帶領更多人認識單一麥芽之美, 也期待自己能夠認識更多國內外的酒友, 更期待能夠透過自己小小的力量去改變酒商們的行為, 讓台灣的酒界文化能更上一層樓!

Kingfisher37歲生日的自我期許!  


註一: 美國版Malt Whisky Companion的名字, 第三版.
註二: 後來才知道那是Cadenhead還有美國代理商的時期, 很後悔沒有趁那時候多喝些他們家的酒!
註三: ISBN:957-08-1605-8, 初版, 民86, 很建議資深酒友們找這本書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ngfishe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